西铁城撤离背后的制造业挑战

       春节前夕,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限期离厂。公司声称这是总部“构造改革”的全球战略收缩性调整的需要,“终止解散”行为已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备,并得到批复。

西铁城撤离背后的制造业挑战 西铁城 撤离 热点动态  第1张

       近来,类似知名外企撤退动作不断,微软计划春节前关停在北京的工厂,诺基亚将东莞工厂的生产设备搬迁至越南。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一些万人规模的制造企业宣布关门,其中不乏为苹果配套的苏州联建科技及其兄弟公司—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

       制造业的危机从2007年金融危机中普通的眼镜、鞋子、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扩散,这是中国制造业面对的新挑战、新困难。

       过去三十多年间,特别是本世纪初加入WTO后,我们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模仿和赶超战略,把后发优势用到极致,二三十年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两三百年间工业革命所走过的路,“Made In China”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标签,也一度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支撑中国制造业过去三十年强劲增长的是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三点一线的藕合。但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传统的优势正在消失。现在,所有的要素成本都已不再便宜。

       在全球经济繁荣的周期中,旺盛的外部需求使得我们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能得到有效发挥。

       但是,随着全球进入新衰退周期中,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传统的以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国际代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在要素成本急剧上升而经济陡然减速的情况下,可能会撞上挡风玻璃而头破血流。

       过去所谓的以人口红利为代表的后发优势正日益衰减耗尽。过去几年间,劳动力工资过快上涨,社保负担沉重,劳动者对工资有较高的预期,珠三角的工人就曾打砸工厂,抗议工资低于预期,最终演化成群体事件。现在,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是越南印度的数倍,城里的建筑工地上,一个木工、或泥瓦工,低于300元一天没人干活,中国劳动力物美价廉的时代已终结。

       吴晓波最近写了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引发了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刻反思。中国游客到日本去买电饭煲、吹风机、马桶盖,因为它们更贴心、更智能,电饭煲能煮出粒粒晶莹的米饭,吹风机能让头发干爽且柔滑,甚至马桶盖都能让人如沐春风。吴晓波的文章揭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因创新不足所面临的困境。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是挥之不去的。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实体经济在体制机制层面与市场经济不匹配的障碍,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定基础,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才能重振中国制造业的雄风。如果处之失当,中国制造业可能面临的空心化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延伸阅读:

标签:西铁城 撤离

上一篇:智能手表可以改变世界的7种新功能

下一篇:爱牵挂智能手表为老人提供远程照护解决方案

发表留言

*

*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